自 2018 年物流行业投融资达到高点之后,近两年来行业融资总额持续创新低,甚至是出现过近 1 个月时间的空窗期。这样低频、低额的投融资现象,资本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态度,一度给市场传出物流不那么性感了的信号。
进入2021年,市场似乎又变了。
今年一季度,虽然相较去年同期融资案例数量基本持平,但行业投融资总金额已经超过 330 亿元,达到去年全年融资总金额的 2/3。这意味着,资本正在放大对单一项目的筹码。
运联智库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发现,一季度的 20 笔投融资案例涉及金额 334 亿元;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每笔融资都超过亿元级别,其中更是不乏十亿、百亿级的案例。可见,行业投资起步门槛正在提升。不论是从时间维度来看,还是资金量维度来看,物流都不是一个能轻易被撬动的行业。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物流行业的融资案例数量就有所反弹。加上今年一季度融资金额的反弹,这种信号是否意味着物流投融资的新周期来了?这一时间节点下的物流投融资,呈现出了什么样的特点?风口又将吹向哪里?
1、投融资的“马太效应”
2021 年 2 月 9 日晚间,顺丰发布公告称将以现金175.55亿港币要约收购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嘉里物流(00636.HK)51.5%的股份,以进一步提升自身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能力,完善货运代理及国际业务的战略布局。这笔交易,创下一季度行业投资规模之最。
同时,能链、智加科技在一季度内分别完成两轮亿元级别的融资;并且,这两家企业的两轮融资时间间隔都在 2 个月以内,创下一季度行业融资速度之最。
上述的“大手笔”案例,为今年的物流赛道添加了足够的热度。
运联智库根据公开披露数据整理,2021 年一季度,物流产业融资案例20起,融资总金额超 334 亿元。相较 2020 年同期,融资案例数量基本持平,但融资总金额几乎为去年同期的 5 倍。
以下为2021年一季度物流行业投融资事件盘点表:
从图表中所列的融资案例来分析,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以来行业投融资呈现出几个特点:
第一,融资金额以“亿”为单位。
从上图融资表中可以看出,融资金额经过换算过后均是以“亿元人民币”为单位起跳,可见物流行业牌桌上的筹码正越来越多。尤其是可以发现,即使尚处于 A 轮阶段的企业,如丰鸟科技、鲜生活等,融资额也已经是亿元级别了。这种现象也体现出,物流行业从业门槛逐渐提升。
第二,做好IPO前夜的准备。
一些今年传出来的“准IPO”企业,比如安能、闪送等也在一季度完成了数目不小的融资。安能、闪送分别对应着零担快运、即时配送两大细分领域。经过多年的厮杀,类似安能这样的快运企业从模式、规模、成本等方面跑出了一定壁垒;因此,这一阶段的融资一方面是引入可提供上市准备资源的资本,另一方面是拿着充足的子弹,继续拉开市场差距。
第三,巨头的生态扩张。
成长到行业巨头的企业,需要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找到可提供增长动力的第二曲线。从融资表中可以看到,顺丰、深国际、满帮等企业都在悄悄布局;尤其是过去多年最先跑出来的快递巨头顺丰,一直积极探索各种边界的可能性。顺丰斥资 175.55 港币收购嘉里物流 51.5% 的股份,便是拓展货运代理及国际业务的表现;深国际通过其全国仓网、资金等资源优势,与普罗格的技术和运营能力联合,拓展智慧仓储综合解决方案;德邦投资木蚁机器人,探索大件快递效率提升的空间。
第四,物流技术迎来爆发期。
整个一季度的投融资案例中,物流技术类投融资占据半壁江山,智能叉车、仓储机器人、末端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技术开始崭露头角。此外,2021 也是一些技术的概念元年,比如“自动驾驶量产元年”。智加科技完成融资后,其创始人兼CEO刘万千表示:“智加科技智能卡车将于今年开始规模化量产。”
对于今年这种亿元级融资的现象,达晨财智投资总监张奇认为:“物流行业当前阶段的投资,会表现出一定的‘马太效应’。基于创业团队、商业模式、未来空间等多方因素,头部公司集中了更多的资源,这种‘马太效应’会推动企业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上升的过程。”
2、从“故事逻辑”到“协同逻辑”
从 2018 年物流行业融资的巅峰,到现在物流行业似乎再次进入主升浪,这不仅反映出行业本身在发生变化,也反映出资本对物流行业的认知也在变化。
回看2013-2017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物流行业从“默默无闻”成长为了一大风口。而这个风口的出现,其中有偶然的成分。借用柚子投资合伙人彭程的话来说,“物流是在 O2O 大潮下,一个碰巧被‘扫’出来的行业。”
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创业者们讲故事时,大多将自己类比为“物流界的滴滴”。其实,此时的其他物流细分领域,也正处于增量时代。而要用一个标签来形容的话,就是这是一个“故事逻辑”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创业者们,要讲清楚你是做什么的,你的未来空间有多大,凭什么是你;创业者、投资人口中出现的高频词,是商业模式、颠覆、变革。
尤其到2016年,几大民营快递企业纷纷上市,物流行业变得更有吸引力。也是2016年、2017年、2018年这三年,物流行业的融资案数量、融资金额达到了巅峰。这是一个资本快速跑马圈地的阶段,当某个细分领域一旦被挖掘出来,马上就会有资本跟进。
随着每年大几百亿的资金流入物流行业,事情并没有像消费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故事那样续写下去。快递企业集体上市之后,从整个行业来看,企业上市也进入一定的空窗期。这个市场的格局,没有想象中那样能被轻易撬动。
但是从横切物流的维度来看,这一轮投资周期中,细分市场快速集约化。比如,满帮平台认证司机数超 900 万;G7 推动车队的集约、高效,链接了超过 180 万辆车;上市的快递公司中通快递,在 2020 年达到了 170 亿件快递量的业务规模;快运市场中,安能业务规模峰值突破 5 万吨/天,行业同时涌现出一批 4 万吨/天的企业比如顺丰快运、壹米滴答、百世快运等等。
这意味着,行业开始进入存量整合时代。据棋盘资本创始人马宏分析:“存量时代的‘大整合’过程中,行业所需要构建的底盘,要承担的就是一个产业路由器的角色,其链接着很多专业的小B、开心的小B。这其中,中心的大S(大供应链平台)是数据驱动、数据链接、网络协同,由专业的小B提供专业技能和贴身服务,开心的小B则全面触达消费者,实时互动,完成个性化服务。”
这一时期,大量的协同开始出现。尤其是,当物流业务集中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物流技术终于找到应用的场景,也开始找到成本与效益的平衡点。
正如此前安能董事长王拥军所说的,一家企业日均4万吨和日均5万吨似乎听起来差距不大,其实利润的差距没有被考虑进去。如果两家企业的单公斤利润是5分钱和1分钱的差距,那它们的价值差距可能达到4到5倍。
这意味着,当激烈竞争的市场只允许总成本有优势的少数企业盈利;那么,运营效率稍差的企业,就将会被迫停留在盈亏平衡线上,甚至是亏损。
因此,可以看到,近年来物流行业的投融资案例中,物流技术被放到了一个很大的位置。尤其从去年开始物流技术融资的数量一直占据总融资数量的一半左右,物流这一老赛道中正在涌现出新机会。
在张奇看来:“一方面,随着头部物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提效能带来的优化变得可观;另一方面,过去一段时间,泛机器人概念在资本圈中都比较火,因此,机器人概念目前可以说是一个小风口。”
3、物流成少数资本的游戏?
今年动辄上亿元的投融资金额,不仅提高了物流创业企业的门槛,而且资本的试错成本也在相应地提升。这意味着资本方不仅要“钱多”,更要“懂行”。
对应到今年的投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高频出现的投资机构有红杉资本、CPE、钟鼎淄博、普洛斯,以及一些头部巨头如深国际、满帮、德邦快递、顺丰、京东集团等。若以这些投资机构的类型来分,可以分为财务投资机构、战略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和独角兽企业三类。
按类别来看,红杉资本和钟鼎资本可以说是最成功和最专业的物流投资机构的代表。其中,红杉资本在快递、快运、整车、城配、物流金融、冷链等多个行业都有布局。尤其是投中了类似中通快递、德邦快递、达达集团等已经上市的公司,还有一些像京东物流、安能、货拉拉等 pre-IPO 阶段的公司。
而钟鼎资本则是物流行业专业投资机构之一。根据运联研究院的统计,钟鼎资本投资的130 多家企业中,物流企业占据半壁江山,纵贯供应链条的上下游,典型代表有德邦快递、跨越速运、满帮、福佑、则一、G7、宝兑通、地上铁等。
普洛斯作为战略投资机构的代表,多年来围绕物流地产进行上下游的拓展,围绕物流大生态圈做布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独角兽企业这一类型。随着这些企业在头部逐渐站稳脚跟,基于主营业务的优化、业务边界的拓展等需求,一方面,这类企业投资更倾向于相对而言与其自身具有强关联性的领域;另一方面,其对投资标的的投资要求具有一定的控制权。
典型的案例如深国际与普拉托、德邦快递与木蚁机器人、满帮与智加科技,从中可以看到企业双方业务上具有较强的协同性;而从顺丰对嘉里物流的投资、京东集团对达达集团的投资也可看出,对于主业相关领域的投资,巨头会有控制权的要求。
总体而言,从融资金额、投资方向、投资机构等多方面的变化来看,物流行业投融资似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这一周期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门槛都在提升。而这种“筛选”之下,未来的行业格局如何变化也将更值得关注。
物流投资新周期来了,顺丰、深国际、满帮等企业都在悄悄布局
宁波物流公司|绍兴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排名|苏州物流公司|物流公司电话|天津物流公司|深圳物流公司|杭州物流公司|东莞物流公司|北京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