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京东物流计划5月17至5月21日启动招股,5月28日在港上市。此前,京东物流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披露聆讯后资料集。
2018年至2020年,京东物流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79亿、498亿和734亿,其中2020年收入同比增长47.2%,相比2019年增速继续扩大,2021年一季度这一数据更是达到64.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从外部收入来看,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增长至2020年的46.6%,自2017开启的对外开放战略成效显著。
不难发现,京东物流在过去几年无论是营收还是外部收入都在高速增长,这也是“做了对的事情”以后的自然结果。那么,过去十多年京东物流的布局走的是怎样的策略?
中短期: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通过业务增长打造“飞轮效应”
自2012年公司化运营至今,京东物流的目标导向、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业务重心等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开放战略,深入推进B网、大件、冷链网建设,做好网络协同,升级标准产品,打造从采购、生产到流通、消费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京东物流已成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
同时,京东物流在近几年的开放过程中,也不断弥补短板,扩张商业版图。
2018年,京东物流正式进军个人快递业务,现已取得较好的口碑,在服务和时效上可直接PK顺丰。
同年,推出京东冷链,随后陆续上线冷链城配,冷链整车,冷链仓储等产品,至此京东冷链F2B2C核心骨干网络搭建完成。
快运方面,2020年京东物流以总价30亿元控股跨越速运,开始深入推进B网、大件网的建设。快运业务具备一定的规模效益,随着京东物流控股跨越速运,双方将在收入和成本两个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京东物流背后有技术、有全供应链的能力,可以让业务向供应链上游延伸,在打开新的潜力市场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
科技业务板块,2020年10月京东物流科技品牌“JDL物流科技”也正式发布,未来将依托于物流科技,包括无人技术、价值供应链、云仓等应用打造成为京东物流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京东物流已形成六张(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及跨境网络)不同属性的物流网络和基础设施(9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约2100万平方米、32座亚洲一号、配送设施和19万配送人员)。
虽然京东物流仍处于亏损阶段。但我们也看到京东物流在当前业务扩张阶段各业务的高速增长、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能力的领先性。
据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亏损27.65亿元、22.37亿元及40.37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京东物流的毛利率有所上升,分别为2.9%、6.9%、8.6%。反观顺丰和“通达系”这两年的毛利率情况,均处在下滑的状态。
此外,京东物流目前仍处于扩张期,在新业务开拓及网络扩张需要的人员、车辆、场地、设备等都要动用大笔资金,这使得京东物流在这个阶段产生了大量的固定成本。况且,在战略层面来看,京东物流在中短期更关注业务增长和市场份额,优先级置于盈利能力之前。因此,在中短期内,京东物流的盈利状况出现大幅波动也难免。
随着京东物流在市场上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经济效应下,京东物流的仓配、快递、大件、冷链等开放业务在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成本也有望进一步降低,带来边际效益的改善。另外在高品质的服务体系下,成本更低市场份额同时也会扩大,继续为服务收入增长提供动能并带动京东物流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因此不断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意味着它一旦有一天走到了一个不可被撼动的规模的时候,“飞轮效应”会越来越明显,长期竞争力将不断巩固。
目前,京东物流网络大规模铺设已基本完成,在下沉策略驱动用户增长,以及开放战略驱动物流社会化订单密度提升下,京东物流在市场上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未来,京东物流通过“B2B+B2C”融合,着力布局供应链产业平台的重要举措。
长远期:强化一体化供应链能力,未来有望恢复盈利
与顺丰、通达系的网络快递模式在不改变距离的前提下去提高交付时效(把资源投入到末端网点、转运中心、运输工具、优化运输线路等)不同的是,京东物流重视仓储的物流枢纽链接作用,通过构建全国多层次的仓储网络(区域仓-前置仓-末端网点派送)并推动其自营商城和第三方商家将货物运入自建仓库,对消费者数据的分析进行库存前置,使得商品尽量储存在离用户较近的地方从而实现高时效交付。
在这样的运营策略上,过去京东物流已经打造了一套非常成熟的仓、运、配的“销地供应链”服务,并利用仓配快递及延伸物流服务能力去服务消费者、京东商城和品牌商家。
而现在京东物流正在把B2B、B2C供应链优势向全供应链尤其是产业供应链延伸,深入到产业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通过科技供应链及延伸全方位服务能力去服务产业链,服务经济体,服务全球。
因此,在京东物流的营收体系当中,会发现与顺丰、中通等物流企业营收的主要构成(以快递为主营业务)很不同,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达75.8%,贡献了大部分的营收。
同时,京东物流已在这个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尽管大部分合同物流企业可以提供一揽子仓配服务,但像京东物流那样能够提供应对供应链物流各个方面(如供应链策略规划及咨询)的全栈解决方案,并具备面向不同类型商品的深度一体化物流网络的物流企业并不多。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0年按收入计排行前十的企业(通常为合同物流企业或大型企业分拆物流部门)仅占9.0%的市场份额。排行前十的企业中,京东物流是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2020年市场份额为2.7%。
这背后离不开京东物流多年发展的核心能力:拥有广泛的物流网络(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商品的储存和运输需求)、技术能力(如数据整合和分析、自动化及无人设施及解决方案)、多年运营经验、强大的品牌形象及优质服务。
这些基础设施叠加科技能力(物流研发团队超过3700人,已获得超过4400项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含申请中的】),京东物流在供应链物流(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快递、冷链、大小件等开放业务)、技术服务(无人技术、价值供应链、云仓等)和全球化(国际业务)“三箭齐发”,在合同物流领域乃至综合物流领域的服务能力,都不是其他物流企业所能媲美的。
一方面是,中国是制造大国,大大小小的厂商遍布全国各地,B2C的交易模式实现了从工厂到用户的链路优化,点到点的弥漫式网状结构的网络效应未来会得以充分发挥。目前大多数合同物流企业服务集中在区域网络,而京东物流拥有六张能覆盖全国的网络,彼此间互相协同,在全供应链的服务能力上优势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未来物流的业务运营将高度倚赖技术基础设施及平台,京东物流在技术平台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领先性无疑将对物流网络提供更大的帮助。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需要设计、实施、运营并不断适应不同垂直领域不断变化的需求,从产品制造到配送满足客户的端到端需求,同时为不同客户定制解决方案。这与提供标准化、单一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如快递)之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在单一的物流服务中,现在的物流服务已经遇到瓶颈,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并没有降低。因此,带有零售基因的京东物流在对商流以及各行业的洞察显然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在企业供应链各个环节已积累了数量庞大的数据,这也使得京东物流在这一领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京东物流已有成熟的供应链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京东物流已与多个不同行业公司合作,并设计了农业、医药、汽车、快消品等行业消费端的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涉及干线运输、仓储、库存管理、仓库之间动态调货、末端配送、逆向物流等。
此外,据灼识咨询报告,预计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2万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人民币3.19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5%,约为同期中国物流支出增速的1.8倍。况且,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高度分散,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仅占9.0%。
京东物流在该领域还有成长空间。
据业内人士认为,一体化供应链未来将逐步成为物流外包的主流模式。一体化供应链能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一揽子服务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贯穿企业的生产制造、销售、售后等多个环节,不仅包含基本的运输、仓储、分拣、配送等物流服务,还包括销量预测、生产规划、SKU 及存货管理以及终端客户订单管理等增值服务,而且不同行业对物流的要求差异性巨大,定制化特点明显。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将一揽子物流服务外包出去,这使得一体化供应链在物流外包市场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具体而言,处于生鲜、快速消费品、服装和医药等对物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行业中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轻资產模式,将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物流服务供应商。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0年,在所有垂直领域内,生鲜的外包物流服务渗透率最高,达85.0%,其次是医药、服装及快速消费品,渗透率分别為71.0%、67.0%及65.6%。
站在未来十年来看,中国企业在供应链外包领域里,它的速度和力度将会呈现出来。伴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分销渠道的变革,传统分段型、分节点型的物流运输模式会逐步向一体化、系统性的柔性供应链转变。所以,未来将是供应链崛起的十年。
总体而言,未来一体化供应链行业有足够的潜力、准入的壁垒够高,想象空间也大。因此像京东物流这些拥有更高效运营能力、以更大规模提供更好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参与者将会持续对行业进行整合,并获得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在这个新机遇下,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让京东物流的利润状况得到修复。
京东物流上线冷链城配,冷链整车,冷链仓储
宁波物流公司|绍兴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排名|苏州物流公司|物流公司电话|天津物流公司|深圳物流公司|杭州物流公司|东莞物流公司|北京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