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之际,中国企业也正在加快复工复产的步伐,全球供应链也随之切换回往日正常运转的状态。近期有两家航运巨头将正式下单订造 23000TEU 超大型集装箱船,而这笔总计 12 艘总价值 24 亿美元的订单已经吸引了中韩两国八家船厂参与竞争。不过,有声音指出,鉴于目前韩国防控预警升级,中国造船企业或许有望拿下这笔订单。
据国际船舶网 2 月 25 日报道,德国赫伯罗特和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两大航运巨头已经确定计划分别订造 6 艘 23000TEU 双燃料集装箱船,新船将在 2022 年中期交付。
而参与竞争这些合同的船厂包括中国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大船集团、扬子江船业和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以及韩国三大船企现代重工集团、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参与竞标的八家造船厂已在上个月提交了初步技术和商业报价。
报道称,以目前的船价来看,造一艘 23000TEU 超大型集装箱船,中国船企给出的报价大约在 1.7 亿至 1.85 亿美元,而韩国船企的报价约为 1.8 亿至 2 亿美元。基于这一价格,赫伯罗特和 ONE 的共计 12 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总价值最高将达到 2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69 亿元)。有分析认为,在当下的全球造船业,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已进一步向中韩「两强争霸」态势演变。
相较之下,中国船厂具有价格优势;同时,作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中国在技术方面也具备相对优势,2019 年,以载重吨计,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均居世界第一。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 23000TEU 超大型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共计 36 艘,其中有 13 艘订单由中国船厂负责建造。
分别是沪东中华拿下达飞轮船 5 艘和地中海航运 2 艘的订单;江南造船拿下达飞轮船 4 艘和地中海航运 2 艘的订单,需要注意的是,达飞轮船的订单将在今明两年交付,地中海航运的订单则在 2021 年至 2022 年交付。然而,由于受到突发卫生事件的影响,大量船舶建造进度不得不延迟,船舶交付可能延迟 4 至 6 周时间。目前,中国沪东中华、大船集团、外高桥造船等主要船企都已经向船东发出了「不可抗力」通知,暂停或延迟交付时间。
在此情况下,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也把 2020 年全年新船订单成交量的预期值由 2019 年年底的 7500 万载重吨下调至 6750 万载重吨,下调幅度为 10%。
此前有韩国造船业人士认为,在中国船企受疫情影响而停工之际,韩国船企将有机会抢夺中国船企的新订单。然而,韩国造船业也无法独善其身,时下韩国已经发布最高级别「严重」预警,如果该国没有及时有效控制情况,同样会对韩国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而造船产业也难免受到波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船厂全面复工的序幕缓缓拉开,我国造船业也将迎来更大的机遇。最新数据显示,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 72%,而上海三大船厂外高桥造船、江南造船、沪东中华造船早在本月 10 日就掀起复工大潮。可以预见,在造船业步入正轨之后,中国船企有望凭借着价格竞争力和技术优势拿下这笔 24 亿美元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