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印发《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商资函〔2020〕180号),向全国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各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提供借鉴。
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就扩大高水平开放作出的重要部署,实施以来取得积极进展,先后推出3轮试点方案、403项试点任务、35项开放措施,形成122项开放创新成果。部分试点经验经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和自贸试验区推广,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示范。
为更好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加强工作交流互鉴,自2018年起,商务部会同北京市,从试点实践中选取创新性强、实用性好、市场主体反映积极的经验做法,总结形成最佳实践案例,分批向全国推广。前两批案例共9个,主要涉及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平台建设、高端要素集聚等工作。本批案例共7个,对照试点任务,重点反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应用、监管模式优化、新兴业态培育等领域的最新实践成果。
其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方面共有3个案例:北京市支持律师事务所与全球司法机构、商协会和专业机构合作,牵头建设多国多方、线上线下、综合配套的法律商事服务机制,服务范围覆盖60多个国家180多个城市,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建设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体系,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仅一家龙头企业就在37国开办展播频道480多个,服务用户2700万人;协调电商平台与国铁集团合作,开通快速铁路跨境电商运输线,为优化中欧铁路跨境货运模式提供了新选择。
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运用方面有2个案例:北京市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接,开通企业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绿色通道”,将专利授权周期缩短三分之二以上,有力支持了“双创”企业发展;协调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创新,通过专利质押融资解决创新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监管模式优化、新兴业态培育方面各有1个案例:通州区运河商务区在项目主体出具书面承诺书的前提下,允许已建成、但尚未取得产权证的商业联合体凭土地、规划等“五证”为入驻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将企业入驻时间平均提前一至两年;新首钢园区统筹利用首钢搬迁后空置的厂房、闲置的体育场馆,举办品牌首发活动,规划品牌首店街区建设,打造一体化商业生态,促进了产业转型发展。
商务部关于印发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的函.pdf